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,体育这一现象也可以说自古 存在,但“体育”这个词却是从国外引进的6由于各国对有关体育概念有 不同的解释,字面上也不相同,当我们从日本、美国、苏联等不同地区、不 同语言、不同历史时期引进“体育”及与体育有关的概念,而又将它们统统 译成“体育”之后,导致了我国体育概念比其他国家更为混乱的现象,这使 得我国体育概念的问题就更多了。
现代奥运会金牌的取得远非一般身体健康者力所能及之事,如果说首届奥运会时的sports(竞技运动)是体育的一部分,那么当代奥运会的 sports已远远超出了体育工作的范畴。可以说,sports逐渐从physical education(体育)脱离出来。我们将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统统译成中文 的体育,必然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。
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多年来存在分歧,几乎没有权威的解释。在 众多对体育概念的表述中,我们认为,反映体育与运动竞技各自规律的认 识是科学的,基于这一认识所定义的体育才是比较准确的。
苏竞存先生用了两个概念:一是体育(P.E. ),二是运动(sport)。他认为,“体育是根据人体适应与变化的自然规律,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来增强体质,促进身心健康的科学方法,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”; 运动(sport)是指用来进行体力游戏娱乐的身体运动,包括竞技性的和非 竞技性的运动。有些运动被用作观赏性的技艺。运动是人类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,与体育有密切关系。很多运动被用来作为体育的手段,这些属 于体育活动;而纯粹为了玩乐的游戏运动可能有害于健康,这就不能说是 体育活动。舞蹈、技巧运动在用来做体育手段时,属于体育活动。舞蹈演 员表演舞蹈,杂技演员表演技巧,他们也在做这些运动,客观上也锻炼了 演员的身体,有益于他们的健康,但他们的运动目的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,而是为了表现这些运动技艺,供人们欣赏,因此这些是艺术,而不是体育。所以,不能认为凡是运动就是体育。
田继宗先生认为,中国学者在体育名词概念上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体育(physical education)及运动(sports)的名称上,既把sports当体育,又把 physical education当体育,二者必然混淆。如果将sports译成中文的“体 育,而中文的体育又与英文的Physical Education相对应,这样在反向交流时英文的sports变成了 physical education,必然会出现混乱局面。例 如,国外运动队,英文应是sports delegation,我们译成体育代表团;但中国 体育代表团在翻译时按字面含义翻译成“the deleg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”,则接待该团的对方官员就会来自教育部门!所以i不应该把sports 也翻译成“体育”。
中国“竞技体育”一词的用法,在英文中也找不到对应词,如果直接译 成competitive physical education;则无人明白它的内涵。所以,sports还是译 成“运动”或“运动竞技”较为稳妥。中国的港台地区一般是将sports作 “运动”来使用的,sport science被译为“运动科学”;不说“体育产业”,而用 “运动产业”。我们认为,港台地区的体育观念较为细致、准确,将体育与 运动区别一下,并不是要排斥运动,而是更加有利于运动事业的发展。